新闻中心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新闻中心 >岛津携手中南大学成立合作实验室

岛津携手中南大学成立合作实验室

发布时间:2018-12-05   点击次数:370次

2018年11月30日,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和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岛津公司) 合作实验室签约及揭牌仪式在中南大学校顺利举行。


出席本次签约仪式的嘉宾有: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党委书记戴前伟教授、吴湘斌副院长、邵拥军副院长及地质资源系杨牧主任,岛津公司大型分析仪器事业部林靖也副事业部长、EPMA产品经理坂前浩先生、分析测试仪器市场部洪波经理、分析中心胡晓春经理。
 

签约仪式环节由邵拥军副院长主持,按照会议日程,首先邀请了院党委书记戴前伟教授致辞。他指出双方合作实验室的建立,将进一步加强双方对分析测试技术的研发、发挥双方优势、增进学术交流,将对双方的发展都将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期待合作实验室各项工作开展顺利,取得更多科研成果。


 接下来邀请岛津公司林靖也副事业部长致辞。他讲到,此次合作实验室的建立,符合岛津公司“为了人类和地球的健康”的经营理念。希望通过与国内实验室的合作,充分利用双方的优势资源,共同在地质学研究领域,并开发具有创新性的表征技术和方法相信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将持续地创造出令人瞩目的科研成果。


借此次签约及揭牌仪式之机,双方组织并召开了2018地矿行业微束和色谱质谱分析技术研讨会。会议共邀请到来自全国各地的高校、科研院所等30余家单位,共120余名专家、嘉宾出席本次会议。在研讨会环节,共安排6个学术报告,分享利用测试方法和先进的测试手段带来的科研成果。

 

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饶灿副教授发表了题为《电子探针在新矿物研究中的应用》的报告。简单介绍了新矿物的两大测试手段:成分分析和晶体结构分析,例如:电子探针、ICP-MS、XRD等。并列举了利用岛津EPMA-1720H测试的新矿物,如磷锶铍石等。

 

中石化无锡地质研究所张志荣工程师,发表了题为《生物标志化合物分析技术及应用》的报告。他在报告中重点介绍了利用GC-FID和GC-MS手段对生物标志化合物的分析,包括:何为生物标志化合物,如何对标志化合物进行前处理。另外,也介绍了目前采用的一些新技术手段,如GCGC、MSMS、Laser-GC-MS、Py-GC-MS。

 
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吴亮亮研究员,发表了题为《岛津GC-MS在油气地球化学中的应用》。就油气地球化学的重点研究领域(生物标志化合物)、分析流程做了介绍,同时介绍了生物标志化合物分析的应用领域,包括:成熟度评价、有机质来源分析、生物降解、油气源对比。后介绍了在深部油气领域的的研究案例,包括:含硫物质对生物标志化合物的影响。

 

至此,2018地矿行业微束和色谱质谱分析技术研讨会暨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和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合作实验室签约仪式顺利结束。双方共同期待合作实验室创建出更多的新分析方法,取得更丰硕的科研成果。

在线咨询
在线客服
咨询热线

18602175640

[关闭]